台灣常見的粽葉有哪些?它們又有什麼不同?
台灣的粽葉
包粽子不可或缺的就是粽葉,因為風土民情的不同,
粽子也分成了好幾大派,
像是原住民粽、客家粽、南部粽、北部粽等等,
不只口味不同,所使用的材料、所包的內餡也都不盡相同,
所使用的葉子就有很大的差異,
常見的就有麻竹葉、桂竹葉、月桃葉等等。
麻竹葉
台灣粽葉以麻竹葉為最大宗,竹葉如果是綠色無斑點的應該就是麻竹的葉子,
麻竹葉不管是曬乾的還是新鮮的都可以使用,
只要泡過水葉子就會呈現油亮的草綠色,
優點是香氣比較濃、比較不會黏糯米,
黏性堅強的南部粽都沒問題!
桂竹葉
如果竹葉褐色有斑點的就是桂竹的籜葉,籜葉也就是桂竹的筍殼,並不是葉子!
聞起來會有股筍香味,
但是會比較黏一些,
所以比較適合北部粽這種蒸煮的方式。
月桃葉
而月桃葉因為它那芬芳的撲鼻香味,所以是相當多人喜歡的一種葉子,
葉子是長型大片的,拿來包粽子相當好用!
在許多不容易種植竹子的山區,
包粽子就是用月桃葉。
龐家肉粽是使用什麼粽葉呢?
龐家肉粽是使用水煮的方式烹煮,所以粽葉是挑選韌性較強的麻竹葉,
不但能鎖住食材的美味、 還能讓粽子吸飽粽葉的香氣,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